台灣紀錄片-『在山上下不來』報告心得     繳交日期:99/1/8
系級:財法三      姓名:莊富程     學號:49624041
  片頭一開始,即隨著影片播放著一首台灣鄉土味十足的音樂,本來以為是一部挺無聊的描述鄉土的片子。想不到接踵而來主角的口音居然是以台灣國語發音,這倒引起我的興趣,因為台灣國語是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最貼近的語言,大螢幕裡面的主角不像主角,倒像是我們的老朋友般,一件一件的訴說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,導演陳碩儀也用了幽默、詼諧的手法呈現該部紀錄片,其中也闡述了社會中的小人物為了生存,總是要想一點「撇步」騙吃騙喝的人生哲學;無怪乎「在山上下不來」這部片能在1998年的台北電影節非商業類百萬首獎,而得獎的作者居然只是一名年僅26歲的年輕導演陳碩儀。
  在得獎後的對陳碩儀的專訪中,得知拍攝此記錄片之緣由,竟然僅僅只是為了教學校的作業(該年陳碩儀仍就讀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),「原來一開始,是為了學校的作業嘛,然後又想到好久不見的朋友,就想說去看看他現在的生活。」陳碩儀談到他那兩個朋友:「他們兩個人平常就喜歡養動物,奇奇怪怪的動物,像蠍子、蝴蝶的蛹、蛇…,」他便覺得很有趣,於是自身也投入其中,似乎忘記自己主要目的是為了拍攝紀錄片。
  片中提到因為某次出外抓野生動物,因為開玩笑騙了同學阿峰遇到大隻的熊,卻意外引起民視新聞台的興趣,為了重現抓動物的過程,便將已經抓起來的動物重新放回野叢中,跟著鏡頭再抓一次,瞭解了一般大眾不得而知的新聞製作的過程,實在頗堪玩味。三人其後更自詡為「大地工房」,似乎化身為野生動物的救星,片中的小劉每抓到有不溫馴的野生動物,便以搞笑的口氣安撫根本聽不懂人話的野生動物說:「免驚啦!婠大地工房欸。」
  其後那則大地工房的新聞使他們越覺得有趣,於是變以大地工房的名義辦了一場動物展覽。頗值玩味的是,僅僅一隻平凡無奇的烏龜,卻可以由小劉加以潤飾:「自雲南黑沼區而來,已活一百餘載,初能言人語,但自俄國教授戈契夫博士發現後,即不再言語…,是為神龜,異常靈驗……,」如此搞笑的口吻讓我不禁破口大笑。但此處陳碩儀也點出小人物的生存哲學,「這就像是人為了要在社會上生存,總會想到一些『撇步』,社會上的人不都是這樣的嗎,我覺得他們的方法很有趣。」陳碩儀說道。
  最後部分因為老同學阿峰有外遇,阿峰老婆的家人怪他和小劉為什麼替他隱瞞而指責他們,他也將遭到相關人士質疑的畫面播出,他認為有些問題是沒辦法馬上做出衡量而解決的,而既然無法解決,應該將問題攤開,「我也希望能夠受到大家給我的意見,或是批評…。」而阿峰也因為遷就小劉的女朋友洩漏秘密憤而與其分道揚鑣,但卻也因為喝了一ㄊㄨㄚ酒之後又盡釋前嫌,如此性情中人的個性果真為台灣國語發音的正港南部人。本部影片實為一部集幽默、詼諧以及社會上的百態做一個小而美的忠實記錄。
【參考資料:98台北電影節---非商業競賽百萬首獎得主陳碩儀專訪】
【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etat.com/etatnews/text/981009-3.htm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裝X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